此篇文章共收到打赏0
发信人: davewang18 (Dave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Wed Jul 4 23:08:39 2018, 美东)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世间人都希望能得福报,过好日子,做事顺利平安,能发大财,当大官,所以大陆的新 年那一天,很多人要想尽办法去庙里烧第一柱香,撞响第一声钟,祈求新的一年里能得 福报。按照传统文化观念看,人能不能得福报,不是求来的,是行善积德积来的。人只 要在世上做了仁义行善之事,福报不求自来,这是善恶必报的天理所决定的。 蠢头蠢脑人的福报 清代纪晓岚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: 清代人胡牧亭说,他的家乡 有一位富翁,平时安于养尊处优,闭门不问天下事,人们很少看见他在公众场合露面。 说起来也怪,这人并不善于赚钱谋生,但他的财富,总像是用不完。他不懂得调养身体 ,但他一辈子也没得过什么大病。偶尔发生了意外的祸患,又往往意外地得以解脱。 有一次,他家的一名婢女,忽然上吊自杀。乡里的公差,幸灾乐祸,以为有机可乘,大 肆张扬并报了官。地方官接报后,也即时兴冲冲地带着大批皂役,前来验尸立案。及至 勘验尸体时,忽然,那婢女的手脚微微颤动起来。众人正感诧异,不一会儿,只见她打 了个哈欠,伸一伸腰,又侧转过身子,接着就坐了起来,她竟然又活了。 地方官还想以“逼奸上吊”来罗织罪名,便不断地用种种语言,对婢女加以暗示,诱供 。这位婢女却向上磕头,说道:“青天大老爷!我的主人,姬妾成群,个个容貌如仙子 ,哪会钟情于我?假如他看上我,我高兴还来不及呢,怎么会肯自杀?实际上,因我听 到我父亲不知何故,被当地官府杖责而死的消息,心中又悲痛,又气愤,所以才不想活 了,实在没有别的原因!”地方官听了没辙,大失所望而去。 这位富人其他的一些经历,也往往类此。他乡里的人都说:“这人看起来蠢头蠢脑的, 可他为什么偏有这么大的福分?真是莫名其妙。” 有一次,偶然有人扶乩召仙,乡人就以这个疑问,来请教乩仙。那乩仙判语说:“各位 的想法全错了。他之所以有这福分,正因为他是个蠢人。这位富翁,上辈子是个地地道 道的乡巴佬。他淳朴敦厚,丝毫没有与人计较之心。他悠悠忽忽,从来没有患得患失之 虑。他虽然落落漠漠,但待人平等,心中无爱无憎。他襟怀坦荡,总是直心直行,无偏 无私。有人欺侮他,他不与之争竞。有人欺骗他,他不心生巧诈。有人以恶言诽谤他, 他既不心怀嗔恨,也不迁怒于人。有人捏造罪状故意陷害他,他也不图报复。一生平平 庸庸,老死于茅舍,并没有什么功德,独有那颗淳朴善良的心,却为神明所赞赏!所以 降福于他,使他今生终身幸福。他这辈子所表现出来的愚蠢无知,正说明他与上辈子身 形虽异、而禀性犹存,并没有埋没了前世的善根。诸位似乎疑心像他这样碌碌无能的人 ,不该侥幸得福,那你们就想错了!” 当时在场的人,信与不信者,各占其半。胡先生(胡牧亭)认为:乩仙这段评语,很是 耐人寻味。 看起来蠢头蠢脑的人,为何一生福报这么大,甚至在飞来横祸与栽赃陷害面前也不了了 之,原因就在于这位富翁的前世为人善良,心态平和,一生做的都是行善积德的事,虽 然一生平庸无奇,但是行了善事积了大德,没有现世得福报,但是来世却福报一生,这 才是真正福报的源泉。 父与子行善积德 福报儿孙 明朝人商辂的父亲曾任严州府吏数年,一味广积善德,力行善事,甘守清贫。他经常劝 同事们要奉公守法,不要在文字上耍花样害人,不要收取枉法的钱财,官员们都听从于 他。下属各县有囚犯押解到州府,但凡有冤屈的,他一定要替他们申诉,救助他们,许 多人因此而保全了性命。 一天夜间,太守远远就看见府吏的家中有光亮闪烁,寻迹象查看,并不是火光,感到很 诧异。第二天早上,太守问府吏昨夜家中发生了什么事,府吏说:“我家生了一个儿子 。”太守联想到昨夜的光亮,就说:“这一定是个贵子,待满月后,抱来让我看看。” 孩子满月后,府吏抱他到太守家堂屋里去,太守一看又惊奇又羡慕,对他父亲说:“尔 子上应天象,必非尘凡之器,他日必为朝廷大瑞,与国家增光者也!” 府吏家生的这个孩子就是商辂,自幼天资聪慧,才思过人,读书过目不忘,出口成章。 后来中乡试第一(解元)、礼部会试第一(会元)、殿试第一(状元),连中三元,正 如《明史》所述“终明之世,三试第一者,辂一人而已”、“明朝三百年,科名第一人 ”。商辂官至吏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,人称“三元宰相”,他的父母也都受了诰命, 人们都说这是其父当年为民洗冤,累积阴德之报。 商辂秉承父志,心系于民,正义敢言,为国家增光。明宪宗时,商辂根据当时多地区出 现的水灾,提出了首先要修德消除灾祸的八件事,即《修德弭灾疏》,宪宗赞许并予以 采纳。商辂还上了《政务疏》,强调君王要纳谏言,“伏望自今以后,凡遇建言之人, 乞赐优容所言,可用即可施行,如不可用,亦不加罪。” 仁寿太后家管田庄的内吏与百姓争夺田地,侵占民间地产,众民与内吏发生争执。太后 大怒,宪宗想把百姓迁徙到塞外,“欲尽徙苏民之边者,计八十余家”。廷议中商辂正 色道:“天子以天下为家,何以庄为?”“只有内吏侵占民地,未有平民百姓敢侵占官 地者。”一语甫出,震惊四座,阁议不能通过,宪宗不得不收回成命,商辂替百姓说话 ,使众民得以安宁而免徙边庭。宪宗想在宫殿的北面修建一阁楼;工部请采木修筑乾清 门,商辂皆极力谏阻取消。当时有开封、凤阳诸府流民流徙济宁、临清一带,均被有关 官员驱逐,商辂于是招集他们开垦京城附近的闲置田地,发放粮种,使百姓有了归宿。 商辂在任内的一大功绩是力谏撤销特务组织“西厂”,为民除害。宦官汪直掌管西厂, 横恣胡为,越过刑部、都察院任意抓人杀人,制造冤狱,官民人心惶惶、怨声载道。商 辂率领同僚毅然上了著名的《请罢西厂疏》,奏说汪直和西厂是国家一大危害,主张撤 掉,并分条列出汪直的十一条罪状,宪宗看了大怒说:“朕用一内臣,怎么就危害天下 了?”商辂严肃地说:“陛下听信汪直,而他安插耳目在群臣中,如韦瑛、王英等这类 小人。他们假传圣旨或都称自奉密旨,滥杀无辜,作威作福,欺虐善良,有时一天擅拿 十几人,如此国法安在?害得士大夫不安于职,商贾不安于市,旅行不安于途,士卒不 安于伍,庶民不安于业。此辈不罢免,天下怎么会无危险呢?”这时大臣万安、刘翊、 刘吉等也站出来参劾汪直,商辂向他们道谢说:“诸公都为国家这样做,我又有什么担 心的呢?”在商辂等人的力谏下,宪宗下令罢免汪直,废除西厂,朝野肃清,人心大快 。商辂的《请罢西厂疏》也成为历代相传的不朽之作。 商辂秉公执法,屡次平反冤案,极力营救受奸佞诬陷的正直官员及无辜百姓,伸张正义 。他不计较个人官职升降,不计个人名利得失,凡所做的事,都是有益于国家、生民之 事。《明史》称“辂为人,平粹简重,宽厚有容,至临大事,决大议,毅然莫能夺”, 时人称“我朝贤佐,商公第一”。 他的同事去看望他时,看见他子孙众多且贤德,不禁感叹道:“与公同事历年,未尝见 公笔下妄杀一人。宜天之报公厚。”商辂也深有感触地说:“正不敢使朝廷妄杀一人耳 。” 商家善报不断,子孙后代人才辈出,多数科举及第。商辂之子商良臣任翰林侍讲,商良 辅任礼部少卿;其孙商汝颐官至吏部司务;其曾孙商承学官至监察御史;其七世孙商周 祚官至吏部尚书,可谓富贵荣显。 如何行善积德,传统文化故事里讲的非常明白。“身在公门好修行。”商辂的父亲和商 辂为官多年,一心为公,做的都是善事积德事,所以后世儿孙人才辈出,多数科举及第 ,富贵荣显,福报不求自来,是祖上积德,福报儿孙的明显例证 -- ※ 修改:·davewang18 於 Jul 4 23:10:16 2018 修改本文·[FROM: 2607:fea8:e360:5]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2607:fea8:e360:]
发信人: galaxy99 (琍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Re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Mon Jul 9 23:27:05 2018, 美东) 3女孩遇好人 浪子回头 2001年我因修炼法轮大法被非法关押在本地看守所时,遇到一位女孩,大约二十二岁, 因偷东西被判刑六个月。 中共宣传无神论,破坏传统文化 ,这个女孩就是典型的牺牲品。仁义礼智信,在她的 思想中是一片空白,浑浑噩噩,人生的意义茫然不懂。 半年刑期到了,她回家了。重获自由多么可贵,可没几天她因为偷窃又被抓進来了。穿 得很漂亮,但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无望和空虚,她选择了自杀。针对她的行为,中共体制 教育出来的警察,强迫她把衣服脱光,面对便器撅着,她哭了,苦苦的哀求再也不敢了 …… 她的家人朋友都不来看她,没有钱买日用品,都是被非法关押的法轮大法弟子帮助她。 当时监室内少时十几人,多时三、四十人,用一个便器,其他人谁都不愿去清洗,都是 大法弟子清洗。大法弟子还把自己的衣服、日用品送给其他需要的人,并用大法“真善 忍”的法理引导其他在押人员,使她们对未来升起希望和信心。 有一次,这个女孩日用品没有了,还没等给她,她就偷了一个大法弟子的,被其他犯人 发现了,都骂她狼心狗肺,不是人、不值得可怜,还告诉大法弟子不要再管她。 我想,师父告诉我们按照“真、善、忍”的标准做人,要善待他人,珍惜生命。我就把 她叫到一边,低声说:你想想你这么做对吗?你的日用品都是大法弟子给的,你缺什么 跟我们说啊,你却偷大法弟子的东西。你这么年轻,要珍惜自己,好好做人才对呀! 她哭了,对我说:“我错了,不会再这样了。” 过一段时间她又获释了,出去后给大法弟子写了一封信,一个明白真相的警察把信给了 我们,有段话我仍记忆犹新,信中写道:谢谢你们!判刑、关押、痛苦都没有使我改邪 归正,是你们大法弟子,让我这个浪子回头,是你们让我有了希望,对生活充满信心, 懂得生命的意义,鼓励我好好做人…… 当时在场的犯人都非常感叹:是法轮大法救了她,要不然这孩子破罐子破摔,就毁了。 人只要有善念,都会认同“真、善、忍” 。这么好的大法却被中共残酷迫害,对中国 人来说真是大不幸,也是大损失。人应该有道德、保持善良,而中共扼杀的就是这些, 中共在毁中国人! -- ※ 修改:·galaxy99 於 Apr 4 15:14:08 2019 修改本文·[FROM: 70.]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174.]
发信人: zorro99 (佐罗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Re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Fri Jul 20 07:32:26 2018, 美东) 如何行善积德,传统文化故事里讲的非常明白。“身在公门好修行。”商辂的父亲和商 辂为官多年,一心为公,做的都是善事积德事,所以后世儿孙人才辈出,多数科举及第 ,富贵荣显,福报不求自来,是祖上积德,福报儿孙的明显例证 --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2607:fea8:e360:]
发信人: steven2018 (打抱不平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Re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Thu Aug 30 22:58:53 2018, 美东) 厚道待人 才能长久 春秋战国时期,梁国有件难以判断的疑案,狱吏们一半人认为应当治罪;另一半人认为 应当赦免。梁王也犹豫未决,因为听说陶地的朱公有奇智,就召来朱公问他:“您觉的 应该怎样判这个案子呢?” 朱公说:“微臣我是鄙陋无知的平民,不知怎样断案。虽是这样,我家里有两块白色的 玉璧,颜色相同,直径相同,光泽相同。然而,一块价值千金,一块价值五百金。” 梁王问:“直径、色泽毫无差别,一块值千金,一块值五百金,为什么? ” 朱公说:“从侧面看,一块比另一块厚一倍,所以价值千金。” 梁王恍然大悟,说:“对啊。”于是,厚待百姓,对可判罪可不判罪的案子就不判罪, 对可赏可不赏的人则给予赏赐。从此,梁国上下,都大为高兴。 宽待他人 敌人投降 正史《三国志》记载:五年,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。袁绍抛弃了军队,渡河逃走 。曹操接收了袁绍遗弃的图书、珍宝、马车等战利品,从中发现了一些书信,是曹操在 许下和军中的属下与袁绍暗中通信的书信。(如果此事发生在大陆的中共社会,这些通 信的人就惨了,这些信会成为秋后算账的证据,一个里通外敌、颠覆国家政权的大帽子 是逃不掉了。) 曹操下令把这些书信都烧掉了。 曹操的随从问:“您为什么不按照信件,逐一点清、核对姓名,收拾、处死这些吃里扒 外的人呢?” 曹操说:“当时袁绍太强大,我犹且不能自保,何况众人呢。” 人们听说了连这样的事,曹操都容的下,都不追究,感动了。冀州各郡多有整个城的人 都向曹操投降的。 人们只知道“身在曹营、心在汉”是赞美徐庶的。然而,从另一个角度想想,能容得下 “身在曹营、心在汉”的执政者,恐怕也只有曹操等少数人吧。 以德报怨 感化邻国 梁国有个叫宋就的人,曾做过边境的县令。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。梁国的边境的兵营和 楚国的边境的兵营都种瓜,种瓜的方法却不同。梁国士兵勤劳,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, 所以瓜长的好;楚国士兵懒惰,很少浇灌他们的瓜田,所以瓜长得差。 楚国县令因为梁国的瓜好,愤怒地责备楚国士兵把瓜种的那么差。楚国士兵心里厌恶梁 国士兵瓜种的比自己好,就在夜里偷偷去翻动梁国的瓜,所以梁国的瓜总有枯死的。 梁国士兵发觉了这件事,于是请求县尉,也想偷偷翻动楚营的瓜来报复。县尉拿这件事 向宋就请示。 宋就说:“不好。这怎么行呢?结下怨仇,是招祸呀。人家使坏,你也跟着使坏,怎么 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。要是让我教给你办法,一定要每晚都派人过去,偷偷地为楚国兵 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田,不要让他们知道。” 于是,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里,偷偷地去浇灌楚国兵营的瓜田。楚国士兵早晨去瓜田巡 视,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,瓜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。楚国士兵感到奇怪,就注意察看, 才知道是梁国士兵浇的。楚国县令听说了此事,很高兴,于是详细地报告给楚王。楚王 听了,因羞惭而脸红,告诉主管官吏说:“调查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,莫非还有 其他罪过吗?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。”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,向宋就表示歉意 ,并请求与梁王结交。 楚王时常称赞梁王,认为梁王守信用。所以说,梁楚两国的交好,是从宋就开始的。古 语说:“转败为胜,因祸得福。”老子认为应该:报怨以德。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。别 人做了不善的事,哪里值得效仿呢。 --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99.]
发信人: bamboo168 (竹子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Re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Fri Sep 28 22:14:47 2018, 美东) 民间故事: 善者神护 六十年代淮北平原出了一个神医姓贾,他医德高尚,医术精湛,治病时常以因果教化人 ,使病者身心健康,因此人们称他为贾善人。 他遇到贫穷的病人不但分文不取,还资助钱财。有一次本村年过八旬的黄老太太因年迈 体弱病倒在地埔上。贾善人见她家一贫如洗,不仅不收医疗费,还将口袋里六十元钱悄 悄放在黄老太太鞋子里。贾善人走后,老太太的儿子黄刚发现姐姐放在母亲枕头下面的 二十元钱不见了,认为是贾善人偷走了。于是追到贾善人家问他是否偷了钱。贾善人承 认偷了老太太二十元钱,并从抽屉里拿出二十元钱递了过去。黄刚大骂贾善人,还踢他 三脚。老太太儿子回到家见到姐姐后才知道,母亲枕头下边的钱被姐姐收起来了。黄刚 莫明其妙,急忙赶到贾善人家,跪在贾善人面前不解地问他:“你没偷我家的钱,为什 么要承认呢?”贾善人说:“你母亲病危,不能动气。如果找不到钱,她一急之下有生 命危险。为了老人家的健康,我只好承认钱是我偷的。我相信这件事早晚会水落石出的 。如果能以我受辱换得你母亲的生命和健康是值得的。”黄刚听了贾善人一席话,面红 耳赤,惭愧万分。 有一女孩过河请贾善人给她母亲看病。同小女孩走到渡口边,船已坐满了人,贾善人刚 上船,船工让他下去。其他人纷纷要求船工渡贾善人过河,船工坚决不同意。小女孩见 状,哭了起来并跪在船工面前求他开恩,让贾善人过河为母亲看病。船工就是不答应。 贾善人说:“好吧,大伙先过河,我等下一船吧。”船工说:“你等到天黑我也不摆你 过河。”人们问船工到底为什么不让贾善人过河,船工闭口不言。贾善人和小女孩站在 岸边望河兴叹。当船行至中心,一股龙卷风将船刮翻,一船人全部落水而亡。 船工泅水上了岸,才告诉贾善人:“昨夜我做了三个梦:刚睡下土地老爷告诉我,明天 贾医生从此过河,不要渡他;半夜河神告诉我,明天贾医生从此过河,不要渡他;天蒙 蒙亮,观世音菩萨告诉我,明天早上贾医生来时不要渡他过河。他们说你过河对我不利 ,所以我不敢渡你过河。现在我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。真是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”贾 善人从内心感谢神仙和菩萨对自己的厚爱。 --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2607:fea8:e360:]
发信人: bamboo168 (竹子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Re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Fri Sep 28 22:33:55 2018, 美东) 子孙贵显的秘诀 杨荣,明朝建安(今福建省建宁县)人,字勉仁,是明朝时代名臣。 杨荣祖先是靠着划渡舟维持生活的舟夫,在他曾祖父时代,曾经发生洪水,冲毁了居民 房屋,许多灾民及财物都被洪水漂流下来,很多划渡舟夫,都乘机争着去捞取漂流的货 物,只有杨荣曾祖父和祖父,划着船不顾自己的安危,全心全力地拯救沉溺水中的灾民 ,对于漂流的货物,却一点也没有捞取。 其他舟夫都由此发了横财,只有杨氏父子,依然划渡维生。当时乡人都暗中讥笑他父子 俩,真是太愚痴了,但是杨氏父子却因救了人而感到非常欣慰。 到了杨荣父亲这一代,家境才渐渐宽裕。有一天,来了一位修道的人,经过杨家门前, 对杨荣的父亲说:“你祖父和父亲积了阴德,将来子孙必当贵显,你可以把你父亲和祖 父安葬在某地,这是所谓的白兔坟地。”杨家就按照指示的地点安葬。 后来杨家生了杨荣,自幼聪明灵敏,很有才智,又好读书,年轻时代就中举进士,起初 任编修官,其后累进为谨身殿大学士,官至工部尚书。 杨荣办事敏捷,谋画政事,果敢决断,经历成祖、仁宗、宣宗、英宗四朝皇帝,都受重 用,与杨士奇、杨博并入内阁,号称三杨。后来杨荣官至三公,皇帝还追赠其祖父及曾 祖同样官阶。 杨荣去世后,皇上特赠予太师官阶,赐谥号文敏。子子孙孙都很昌盛,曾孙杨旦官至两 广总督,吏部尚书。 古人讲的行善积德,才是为人处世的秘诀,生命有美好未来的保证 --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2607:fea8:e360:]
发信人: galaxy99 (琍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Re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Tue Oct 16 13:09:58 2018, 美东) 人只要在世上做了仁义行善之事,福报不求自来. --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70.]
发信人: zorro99 (佐罗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Re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Thu Nov 1 19:48:34 2018, 美东) 古人讲的行善积德,才是为人处世的秘诀,生命有美好未来的保证 -- --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70.]
发信人: galaxy99 (琍), 信区: talk 标 题: Re: 行善积德是福报的源泉 发信站: BBS 未名空间站 (Thu Apr 4 15:13:29 2019, 美东) 世间人都希望能得福报,过好日子,做事顺利平安,能发大财,当大官,所以大陆的新 年那一天,很多人要想尽办法去庙里烧第一柱香,撞响第一声钟,祈求新的一年里能得 福报。按照传统文化观念看,人能不能得福报,不是求来的,是行善积德积来的。人只 要在世上做了仁义行善之事,福报不求自来,这是善恶必报的天理所决定的。 -- ※ 来源:·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:mitbbs.com 移动: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·[FROM: 70.]
Site Map - Contact Us - Terms and Conditions - Privacy Policy 版权所有,未名空间(mitbbs.com),since 19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