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2015-07-18 |
[发表评论] [写信问候] |
Re: 【征文】金安平初印象——在美国上儒家课 |
听说有个美国教授对中国的房中术很有研究,不知李零也喜欢啊。
不知为什么一直觉得葛兆光是个三十多岁的人。以前很喜欢他有关道教的文章,感觉很亲切。
stephen owen中国文学思想选读不错。
【 在 wh (wh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我好像读过李零的古代房中术考。听过他一学期的客座讲座,房中术考、《花营锦阵》
: 都是他介绍后看的。记得还读过他的一些墓地考古文章。那时《读书》上经常有他的文
: 章,有时学术性较强。他的确选题都很有趣,不避俗,做的功课足。有机会一定找丧家
: 狗来看看。他当时给我的印象是不太和人打交道,不怎么参与讨论、辩论,安于学术钻
: 研。葛兆光比他活跃,积极和人讨论,分析社会问题来滔滔不绝,有
...阅读全文 |
xinzhai 发布于2015-07-18 21:56:43 | 浏览[239] | 评论[0]
|
|
|
2015-07-18 |
[发表评论] [写信问候] |
Re: 【征文】金安平初印象——在美国上儒家课 |
生长于一种文化,本位主义大概人人都或多或少地存于脑中吧,中西都一样。人类思想发展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科技。
觉得”符合中国的实际”永远是个理想吧。人们的不断努力都是在逐渐接近这一理想的过程。也许比人类认知能力更高的being将来实现这一理想?:)
【 在 wh (wh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费正清那些早期汉学家的研究,后来被人说是美国本位主义,以美国为主体或思维中心
: ,比早期欧洲的chinoiserie要好,但还是未必符合中国的实际。我不知道中国历史方
: 面的中外研究相差有多大;中国文学方面的中外研究还是有点隔膜的。
提示: 本博文来自于 LeisureTime 版
|
xinzhai 发布于2015-07-18 18:31:56 | 浏览[215] | 评论[0]
|
|
|
2015-07-18 |
[发表评论] [写信问候] |
Re: 再聪明也挽救不了道德上的缺陷: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zz |
刚才摆渡了一下,好象寓言和童话都属于故事,觉得一切故事都或多或少含有某些或隐或显或褒或贬的寓意吧。体用是个大问题,搞不太明白。
“非得说这故事是真的话,唯一的解读就是当时的考勤仪还不具备身份验证功能“。觉得挺对的,对考勤仪的进展不了解。
谢谢分享你听来的故事。
【 在 coalpilerd (coal pile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获得寓意的话可以去读寓言和童话,而不是那些打着“这是一个真实故事”的牌坊的知
: 音体。
: 考勤的事情你想想,需要用考勤仪打卡来统计考勤,意思就是员工缺省状态是缺勤,只
: 有打卡的才会被认为是正常出勤。这就不是信任员工会准点出勤的态度。既然已经不信
: 任,作为考勤仪的开发商,怎么可能
...阅读全文 |
xinzhai 发布于2015-07-18 17:36:55 | 浏览[217] | 评论[0]
|
|
|
2015-07-18 |
[发表评论] [写信问候] |
Re: 再聪明也挽救不了道德上的缺陷: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zz |
不是文学专业,所以不知“故事”到底应如何理解诠释。也很期待科普。
咱俩可能读故事时的侧重点不同吧。我一般不太追究一个故事“真”与”假”的问题,而是比较注重是否可从中获得某种寓意。
据说”中国一公司去英国一厂家购买考勤仪的故事”是真的。你不信吗?
为什么装?
【 在 coalpilerd (coal pile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你真的毫无感觉这帖子有多假?不是装的?
提示: 本博文来自于 LeisureTime 版
|
xinzhai 发布于2015-07-18 16:44:26 | 浏览[231] | 评论[0]
|
|
|
2015-07-18 |
[发表评论] [写信问候] |
Re: 中国一公司去英国一厂家购买考勤仪的故事 |
看来你不把此故事定位于“垃圾文章”啦?还是知道其来源?
噢,我也转过你眼中的“优质”贴啊?谢谢鼓励。
子曰: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
【 在 ypgcwrs (stop plz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你应该多转像 鲁迅谈读书 这样的优质帖子
提示: 本博文来自于 LeisureTime 版
|
xinzhai 发布于2015-07-18 15:56:11 | 浏览[172] | 评论[0]
|
|
|
|